自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石林县公安局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将专项行动与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紧密结合,与公安职能职责高度融合,以能拼善赢的作风、决战决胜的斗志,坚持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系统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发起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凌厉攻势,实现了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1.39%,破案、打处同比分别上升15.38%、3.98%,取得了全市公安机关“百日行动”同板块第二名的战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幸福温暖相伴。
聚焦违法犯罪重拳出击,保持严打“高压线”提升安全感。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石林县公安局出重拳,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实施精准打击。一是全力打击命案要案,震慑违法犯罪。坚持命案必破、大案快破的理念,切实加强社会面管控,对娱乐场所、KTV、网吧、烧烤夜市摊点等开展巡查整改,及时干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苗头性倾向,以见警率压降发案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分别破获18年前和8年前命案积案2起,破现行命案1起,成功侦破“1.15”特大诈骗案等一批案件,成功打掉“12.10”特大“杀猪盘”诈骗团伙案,全县刑侦、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55%。二是全手段打击侵财类犯罪,提升安全指数。聚焦多发性侵财类民生小案,推出“合战中心+N警种”打防管控模式,利用“智能+人工、科技+研判、预警+防控”等手段,全面加强趋势性、行动性、指向性情报信息搜集研判,以打流窜、打系列、打团伙、打职业犯罪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抓获网上逃犯35人,成功侦破一批特大诈骗案件,挽回群众损失100万余元;打掉涉众型经济犯罪3件,追赃挽损20.9万元。全县“扒窃、入室盗窃、盗窃车内物品、盗窃电动车”案件同比下降35.21%,强打击、控发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全要素管控涉毒贩毒行为,消除社会隐患。开展“清源断流”涉毒案件集中攻坚,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6件,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7人,缴获毒品6.73千克,全面巩固了“无毒县”创建成效。四是全领域打击涉林食药环案件,保卫绿水青山。深入开展“昆仑行动”,坚决打击涉林涉野、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共侦破涉林涉野刑事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侦破污染环境案、非法采矿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人,有力打击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侦破食品、药品刑事案件6起;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2起;侦破制售伪劣商品案2起;救助国家一级保护、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他普通保护动物58只。五是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维护经济秩序。持续推进“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紧盯电信诈骗“资金流、信息流、通讯流、人员流”开展深度研判,实施全链条打击。累计注册“金钟罩”反诈系统达541323人、国家反诈中心APP达51932人,推送预警信息156040条,劝阻率达100%;破获诈骗案件62起、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143人、劝阻群众15万余人次;累计止付冻结资金685.4万元,发还受害人资金100万余元,实现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数上升、破案数上升的“两升”目标。
聚焦社会面管控严密措施,拧紧治安防控“安全阀”,提升幸福感。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石林县公安局坚持“压住面、看住点、管住人、盯住案、控住网”,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一是严密社会面巡控。坚持显性用警,依托“双快”警务机制,3000余名群防群治力量叠加“巡逻控面”,应急警力动中备巡、快速反应,全面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采取“车巡+步巡+视频巡”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高频次、强力度的巡逻防控,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启动石林收费站、鹿阜收费站2个圈层防控卡点,联合交运、卫健、乡镇(街道)等部门24小时开展双向查缉,最大限度过滤不稳定因素,发挥“过滤网”的重要作用。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8.2%、30.3%,街面两抢警情“零接报”,重大敏感警情快反快处率达100%。二是严格风险隐患管控。坚持“四中心”融合机制,联动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共接各类矛盾纠纷报警1586起,调解403起,涉及公安机关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滚动排查恶劣天气事故多发和漫水路(桥)、急弯陡坡、长下坡等高风险路段52处。开展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劝导活动246次,筑牢交通安全的“生命线”。对辖区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相关人员排查整治10余家,依法办理登记备案养老机构29家,对150余家公司企业进行走访排查,纳入平台检测风险企业100余家。三是强化案件打防管控。办理行政案件414件,行政拘留695人、警告14人;对全县249家旅馆业、15家娱乐场所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多轮次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督促现场整改安全隐患5个,处罚宾馆酒店24家次,社会治安秩序得到有效净化。加强无人机等“底慢小”航空器管控,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在册无人机68架、飞手35人,进一步规范无人机的管控。
聚焦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打造便民“新标杆”,提升满意度。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融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切实做到便民利民“零距离”,真正在服务细节上体现为民情怀。一是推行公安政务服务“一门通办”。有效整合户政、交警、出(入)境、治安等警种15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量进驻政务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办事圈”。在各乡镇(街道)派出所增设居民身份证综合自助服务“e办通”终端自助办。落实17项高频车驾管业务进派出所“就近办”,累计受理车驾管业务22635件,办理户籍业务12787项次、身份证15590证、出入境证件64证。二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掌上通办”。减少60%证明材料、压缩60%办理时限,提升网办比例达90%,全程网办率达60%;推动“临时身份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在公安自助服务终端和网上开具。受理户籍业务2.8377万件,为1.559万名群众提供免费照相服务,为1.2787万名群众免复印,减免材料近6万份,节约群众办证成本21.6万余元;办理跨省通办户籍业务60件,微户政受理办结户籍业务13件。“互联网+公安政务”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