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队伍建设

擦亮文明交通“名片” 聚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发布时间:2022-11-28 17:53:52作者:石林县公安局来源:石林长安网

停车难是“城市病”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违法停车致乱、致堵、致险是影响城市交通畅通的主要问题。针对石林县在城区停车管理中存在的明显短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交管实际,精准施策、科学布控,坚持以柔性执法为主,以“智慧”与“精细”相结合,宽严并济进一步规范城区交通秩序,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强化分析部署,确保工作到位。一是强化分析研判。组织警力对城区、城乡结合部机动车违法乱停区域、事故易发路段进行排查梳理,根据不同路段乱停乱放区域、点段、规律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形成了一区域一点段的科学管理措施和工作勤务模式,有力提高了整治成效。二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求全体民辅警要清醒认识到开展违停整治对净化道路通行秩序、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杜绝麻痹、厌战等消极心理,持续保持积极饱满的工作干劲,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见成效。三是部署安排压责任。将梳理出的违停多发点段及阿诗玛路、环城东路、城古楼等重点区域和路段的违停整治工作措施进一步细化,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1

抓查纠严管理,路面管控到位。一是针对早、中、晚高峰期时段,加大警力投入,强化重点路段的交通管理和巡逻管控,以劝导教育和依法处罚并用的方式,对违法占用公共道路、消防通道、非机动车道、专用停车泊位等违停占道行为进行查纠。二是路面一线执勤警力把违停整治从街面延伸至辖区公园、医院、学校和集贸市场周边,着重对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查、严纠、严管,把群众反映强烈、停车矛盾最突出的路段和时段作为治理重点,采取定人定点、错时巡逻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车辆规范停靠的管理与城区临时停车点位的清理,进一步提高广大驾驶员规范停车的意识。

2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到位。一是通过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及时将整治的目的、意义、措施等进行宣传,并通报违停整治开展情况,曝光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增强群众对违停整治工作的知晓度和文明交通的意识,发动社会和群众共同参与到抵制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动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在广场、车站、农贸市场、乡镇(街道)、中小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三是通过车管业务大厅、违法处理和事故处理等业务窗口向广大群众宣传违法停车的处罚标准、整治的路段和范围、车辆停放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款,让广大驾驶人了解违停对道路通行的影响、违法停车的危害、处罚依据和处罚额度等知识,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

注重宽严并济,坚持柔性执法。一是注重教育工作。以制止和消除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强化教育、劝阻等工作,讲清违法危害,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和由此造成的后果,切实提高驾驶人的安全出行意识,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开展温馨提示。对城区各主要路段、路口的违停车辆,采取人性化治理的方式,利用日常巡逻、高峰站勤及错峰执勤等时段,贴放“规范车辆停放告知书”进行提醒。三是注重理性执法。保持宽容的态度理性执法,对违规停放但未影响通行的车辆,以短信、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劝导群众及时将车辆移至规范的停车区域;对造成严重交通安全隐患且拒不配合的,实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和处罚措施,以宽严并济的方式进行整治,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