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队伍建设

石林县法院“七举措”深挖细作 推动诉源治理取得成效
发布时间:2022-08-26 15:32:13作者:石林县法院来源:石林长安网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石林县法院结合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新变化,积极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聚焦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搭建多方调解平台,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建立有效的调处工作机制,提升诉讼服务质效,促进矛盾纠纷依法高效便捷地解决,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利民、便民宗旨。

一是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主动把人民法庭工作融入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在处理辖区内的涉群、涉敏感案件时,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提高调处效率,将矛盾纠纷处理在一线、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立、审、执、调”一体化。积极引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形成司法引导与村(社区)自治和司法职能与基层法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1071160460

二是推动诉源治理新实践。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目标,提升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性,实现诉讼与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加强与司法、工商联、工会、妇联等组织的协调对接,加强信息互通,实现不同组织纠纷解决机制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商会调解等诉前调解机制的案件分流解纷作用,提升多元解纷机制的衔接性。

4D4A2145

三是打造诉讼服务满需求。开通并上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系统,通过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诉前调解、人民调解、申请司法确认等功能,当事人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或身边的电脑,登录系统,便可实现网上立案、文书查询等20多项在线诉讼服务,案件的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在线上即可完成,真正实现“一次都不用跑”。

诉讼服务中心

四是提升繁简分流高效能。开展案件繁简分流,配备专职分流员对登记案件进行审查分流,在甄别不同案件类型后,将有调解意向的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进行及时调解,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挑选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书记员,成立速裁团队,成立速裁团队,实行法官、法官助理和调解员一个团队一体办理,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在办理速裁案件的同时着重加强对案件的调解工作,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为群众办实事】石林法院“背包法庭”:走向彝乡群众心间 3

五是搭建案前调解多平台。依托现有的6个调解组织,即人民调解室、县法学会诉调对接工作室、县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调解室、县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县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法院工作站和县商会调解室,不断拓展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的平台和途经。成立了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依托“高玛饶”和“阿诗玛”两个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从各行业协会选聘7名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诉前调解案件的办理,制定并实施《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准入办法》《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绩效考评办法》,实现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速裁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一平台处理。

2021.07.20石林法院特邀调解员任命暨培训工作会

阿诗玛调解室

IMG_1384

640

六是调解贯穿诉讼全流程。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诉中、庭前庭后、执行全流程,不断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调解定分止争作用,努力做到案结事了。牢固树立“一个纠纷一个案件”理念,加大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力度,加强释法说理,灵活化解纠纷,结合法、理、情、俗,释法明理,积极邀请当地德高望重人士、当事人的亲朋好友等参与调解,利用多元的力量促成矛盾妥善化解矛盾。能动抓实涉纠纷回访节点,及时了解纠纷处理后续情况,特别是当事人的思想情况,回访时注重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释明工作,防止纠纷反复。

”高玛饶“调解室特邀调解员进行双语调解图片1 (1)

七是加大法治宣传强力度。以乡镇(街道)、学校以及社区为重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成立“法制副校长”授课团队,定期到各学校为中小学生开展普法教育和心理疏导。在官方网页、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人民法院执法办案、司法改革、队伍建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执行攻坚等方面的工作信息、法律法规、典型案例。

宪法宣传2.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