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即将到来之际,石林县公安局举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法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石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蔚为石林县公安局普法“火种”小分队授旗并做讲话。普法“火种”小分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结束后,普法“火种”小分队到石林县城双龙广场和彝族第一村开展彝汉双语普法宣传。
此次活动,石林县公安局组织精通民族语言的民警、辅警212人,成立了石林县公安局双语普法“火种”小分队,212粒普法“火种”深入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开展交通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国家安全法等内容的宣传。同时,民警、辅警们通过与群众聊家常收集社情民意,征求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依托辖区4000余名各族“春城志愿者”,承担基层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粘合剂”,为社会治安管控、服务群众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了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亲切的“乡音”拉近了警民间的距离,身边的案例引发了群众的共鸣,设身处地的讲解,点燃了百姓心中法治的“火种”。
群众小普说:“听到我们民族的语言,感觉很亲切,回家我也要把这些知识讲给家里人。”毕大姐说:“说惯了撒尼话,有时候用普通话讲不清楚意思,这下有什么疑问都能讲清楚了,民警们解答的也很详细,以后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我也不怕了!”
李女士说:“感觉这种宣传方式很新颖,很有意义,不管什么民族,我们都是石林人,都该为家乡的平安尽一份力!”
石林彝族自治县内居住着汉、彝、苗、壮等37个民族,常住人口23.8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6.7%。近年来,石林县公安局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总目标,利用农村大喇叭将扫黑除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等通过彝汉双语的方式进行宣传,最大化延伸法治宣传的触角;先后在石林风景区派出所、长湖派出所、圭山派出所、西街口派出所开设彝汉双语窗口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组织德高望重的“族辈长老”、能人“毕摩”等人,发展成为义务调解员,进一步织牢民族团结进步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