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大建设/平安建设

石林县公安局圆满完成“五一”小长假安保维稳工作
发布时间:2020-05-09 09:11:17作者:石林县公安局来源:石林长安网

石林县公安局牢牢把握队伍管理、维护稳定、社会面巡控、清查整治和科学防范五个环节,提前部署、主动履职,认真做好“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安保维稳各项工作,全力确保全县政治大局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一、以强化管理为根本点,提升作战能力不挂空挡。一是全面启动战时勤务。自5月1日起,全局全员取消休假,全面启动二级防控勤务和一级情报勤务,每日开展视频调度和会商研判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质效;先后2次召开“五一”安保工作部署会,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要求;由局领导挂帅,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将指挥位置摆进第一线,与全局民警辅警同战斗、共进退。二是压实责任严格督导。全面落实县局党委主体责任、督察监督责任、警种牵头责任以及所队直接责任等“四个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情报会商、信息报送、督办清零和内部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压缩责任“真空”,杜绝责任“断层”。三是正风肃纪严管队伍。以“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为重要抓手,深入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从工作纪律、警容风纪、内务管理、执法规范等方面入手,全面规范民警、辅警言行,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同时,通过强化战时慰问、随警宣传、战时表彰等方式,落实暖警爱警措施,进一步增强必胜信心,坚定斗争意志。

二、以维护稳定为出发点,排查隐患纠纷不走过场。一是强化涉稳隐患排查。由国保大队牵头,对节日前后全县维稳工作形势统筹开展分析梳理,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并组织派出所配合县级部门,对全县涉稳重点人员逐一见面谈话,落实帮教措施,密切关注和掌握动向,把牢工作主动权。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紧盯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纠纷、交通安全等问题隐患,通过分片联系和不定时走访等形式,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五一”期间,共排查全县存续的不稳定因素47起,交通安全隐患57起,逐一细化落实管控措施并通报有关责任部门予以防范化解,严防发生现实危害。三是强化重点人员管控。紧紧围绕重大活动安保要求,紧盯重点人员的稳控,对排查梳理的重点人员落实动态管控措施,坚决守住“四不”底线。“五一”期间,辖区未发生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上访维权的情况。

三、以立体防控为着力点,构筑安全防线不留死角。一是高频巡防,下好“先手棋”。科学调动“机关+巡特队+派出所”三维巡防力量,优势整合“车巡+步巡”叠加互补模式,把石林风景区、冰雪海洋世界、高铁石林西站、医院、学校、行政中心等重点部位全部纳入必巡点、必巡线,依托警情数据变化,进行“动态化”巡防布警,切实落实“1、3、5”处置工作要求。“五一”期间,110指挥中心共接报警情同比下降15.87%,无重大案事件发生,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二是精准打击,提升“作战力”。根据阶段性案事件发生规律,坚持内部挖潜增效与外部任务牵引相结合,靠前分析研判,提前排兵布阵,做到警情传递、情报互动、信息会商、精准打击快速无缝对接。“五一”期间,全县刑事立案同比下降38.46%,综合破案率87.5%,同比上升41.35%。三是集中整治,绷紧“安全线”。深刻汲取“4.30”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惨痛教训,于5月2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启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在辖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村道路共设置17个卡点,“五一”期间,共出动警力711人次,警车178辆次,检查机动车10000余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258起,排查隐患68处,已全部责令整改,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为全县人民出行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四、以清查整治为结合点,优化治安环境不留盲区。一是多方位联动清查。紧扣近期天气回暖易发火灾的情况,会同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应急局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导责任单位做好电路检修、车辆停放管理和火灾隐患监控,对检查出的消防隐患,限时整改、确保清零。二是多层次落实防范。组织相关警种和属地派出所,按照“防疫情、防事故”目标,对公安监管的行业场所逐一开展安全检查,同时,依托警企联系机制,提前获悉全县酒店、民宿节日期间外来人员入住趋势,提前上门对实名登记、信息上传、住宿安全等环节进行检查和再强调,督促场所业主认真履行管理职责,营造平安环境。三是多维度开展整治。以“三查三告知”专项整治为抓手,对全县中小学校园进行了全面检查,清查重点区域、娱乐场所、旅馆、物流寄递业、出租房、校园周边小商店,排查发现安全隐患8条,当场整改8条,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以疫情防控为关键点,助力复工复产不遗余力。一是持续严防严控。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立足我县实际情况,持续做好重点区域的治安秩序维护,严防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助力复工复产。优化复工复产“绿色通道”,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平台、电话预约等形式,做好“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寄递办”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三是护航复学返校。加强与县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指导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疫情防控处置预案,加强校园教室、宿舍、食堂及水、电、气、油等重点部位生化危爆毒物品安全管理与防护工作。并根据工作方案在校园周边合理安排“护学岗”,确保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