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就像鲜花点缀着山林,浪花欢畅着江流,她们有着柔美的外表,却从事着危险的职业;她们有着细腻柔软的心思,却要舍弃花前月下,儿女情长。她们就是石林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美丽的女警们。她们是警队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美丽坚韧的铿锵玫瑰。
尽职尽责的领路人
指挥中心作为全局的指挥调度中枢,担负着指挥调度、上传下达、受理群众报警求助、通信保障、统计档案、资料影印等多项职能,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作为指挥中心的主任,王惠珍担负的任务更为艰巨。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 作为这个集体的领头雁,王惠珍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带领指挥中心“一班人” 认真贯彻落实公安局党委的决定,带领民警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在部门内部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创先争优氛围,把指挥中心变成一个技精、业勤、坚强、团结、灵活机动、反应快速的战斗集体。在她的带领下,指挥中心连年获得全局公安工作综合考核排名第一,并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等,2013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在民警们的心中,王主任不仅仅是部门领导,更是一个称职的大姐,有了心里话大家都乐意跟她说。“小鲁、赵滔勤奋肯干,是部门的业务骨干;小毕、小刘敏锐机智,是局里的研判能手;李永振精通信息技术,是个电脑百事通;蔡志萍开朗热情,对同事如亲人一般……”说起部门民警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王主任如数家珍。对民警个人情况和思想动态掌握全面、关心及时,是王惠珍在工作中的一大法宝。她常说:“只要把民警装在心里,民警就会把心交给集体。”工作中,她注意将经常性思想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突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真情实感”,在面对面教育民警如何把握工作重点,点对点的解除民警的思想包袱过程中,她把“被动听”变为“主动讲”,把“直接谈心”变为“间接引导”,她努力用真情关爱民警,将民警的心拢在一起,劲拧在一处,把指挥中心变成了一个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爱岗敬业的文秘人
柔弱的外表,掩藏不住她对文秘工作的一股热情;忙碌不停的工作,展现出她从容应对的一份干练,这就是指挥中心接处警中队长赵滔,因为有着男生般爽朗的性格,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她为“滔哥”。由于指挥中心人少事多,作为接处警中队长,“滔哥”不仅全面负责接处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部门内勤文秘工作。别看“滔哥”平时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但工作起来她可是一点也不含糊,不管工作有多细碎繁杂,她都能耐心细致的应对,无论工作如何辛苦繁忙、如何加班加点,她始终是一付友善的脸孔、一份与世无争的热情,更加没有半点怨言。对赵滔来说延迟下班已是家常便饭,爱岗敬业一词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
从青春少女、至初为人母,大家依然亲切叫她“滔哥”,她陪在亲人的时间远比不上在办公室里的时间长。我和“滔哥”在一个办公室,每次听到她在电话中和她的孩子说“儿子,今天放学自己回家好吗,妈妈不能来接你了。”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作为一个母亲,她欠儿子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她用对工作的热情诠释着“小我”为“大我”的忠诚和大爱。
默默奉献的档案人
因为有绿叶,红花才更加艳丽。如果说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民警是红花,那么在指挥中心档案岗位上默默工作的民警就是绿叶,王晓梅就是这样一片绿叶。
1998年王晓梅从派出所调至县局指挥中心从事档案工作,45岁的她几十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耕耘。“组织需要我,我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档案工作。”这是王晓梅对自己的要求。
在档案室工作的16年里,王晓梅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从当初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如今的业务能手。由于公安局的档案数量繁多,种类杂乱,一个档案从整理到上架要经历分类、编号、编目、录入、上架等十多道工序……尽管每天都是和文件、资料、案卷打交道,每个档案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序,每天都要翻阅、整理文件上百份,可她没有半句怨言。在管理档案的同时,王晓梅还承担对全局10个派出所进行档案管理业务指导。为解决各派出所档案民警管理知识缺乏、操作技能生疏的问题,她每个月都要深入各所讲解公安档案管理知识,手把手指导民警操作。每到一处,王晓梅都将自己用心血和汗水积累起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基层民警,使他们能够将文件、资料准确、规范、熟练地装卷、归档,深得民警喜爱。
耐心细致的文印人
莎士比亚说“女人,你的名字叫软弱”,可她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坚强和荣耀。在指挥中心她年龄最长,工作时间最长,业务素质最好,算得上是元老级的民警了,她就是梅兰芬,大家都亲切的称她“梅姐”,负责全局文件材料的印发工作。
自1983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梅姐”本着“做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做就是31年。很多人都说,梅姐,你年龄这么大了,该养老了,干嘛还这么拼命?图什么嘛?每当这时候,“梅姐”总会笑着说,吃什么饭干什么活,既然干这一行了,就得踏踏实实的干,趁现在还能工作,就不能闲着,等过几年退休了回想起来的时候能够心安就可以了。是啊,公安工作不就是图个心安吗!
“梅姐”曾在多个岗位工作过,每个地方的同事和群众都对她评价都很高。别看她现在年龄大了,但干起活来一点也没有倚老卖老的架子,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让她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游刃有余,文字录入、排版、收发文件等等,每一项工作都难不倒她。的确,从表面上看印发文件材料,好象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在忙忙碌碌的背后,其实需要许多责任、许多担当。“梅姐”深知,打字室每印出一份文件,都是代表县局严肃的公文,对印发的文件材料,从审批环节是否完备、文件版式是否准确,最后送出材料是否模糊缺页,都必须毫无差错。“梅姐”没有什么值得大赞特赞的突出成绩,但是多年来工作岗位上没有出现任何工作差错,也就是对她工作表现最好的诠释!
恪尽职守的接警人
当华灯初上,许多人围坐在饭桌前时,当夜深人静,许多人准备和衣而睡时,有一群人她们还坚守在岗位上,这就是110指挥室的值班民警们。
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笔记本,就是她们每天忙碌的全部,高度集中、快速准确,是她们职业的要求;带饭上岗,彻夜不眠是她们工作的特点;一个班8小时,一年365天,警情多的时候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她们却始终能用利索而甜美的声音,精准的传达着指令。
她们拿起的是警情,放下的是满意。“您好,这里是110,有事请讲。”在铃声此起彼伏的接警台,接警员边接听报警电话,边飞速记录在电脑上。“好的,您稍等,请您把所在的地址说详细一点,我们会马上通知民警前来处理。”右手搁下话筒,左手又摘起另一个电话。“一天下来,她们平均每人每天要接80多个电话,然后还要指令、转接、回拨、联系等,几乎就是电话不离手……这个过程,既讲求效率也注重质量。110接警这就是一个作战平台,接到警情,迅速作出准确判断,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处理不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难以消除的影响,她们深知肩头担着的重任。电话是她们最好的伙伴,一根电话线连接着警民的心。那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电话的背影,定格成了一副唯美的画面。
做女人难、做女警察更难!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她们往往比普通女性承担的更多,付出的更多,奉献的更多。身为警察,她们没有男民警那般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豪情,也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甚至连举枪缉凶的机会都很少,但这无碍他们对公安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忠诚;身为女儿,面对渐渐老去的双亲,她们更多的是无法陪伴左右的愧疚;身为爱人,她们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时时守护的呢喃细语;身为母亲,她们错失了孩子成长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然而,她们却将大爱、小爱化为动力,将工作、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们用聪明才智将幸福融入工作、融入生活。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她们这样的可爱的人儿,百姓的安康和社会的和谐才又多了一份保障……